“身边榜样”档案馆王振华:一心做华电历史文化的忠实记录者

“一年一卷的年鉴,既是学校事业发展一圈圈的年轮,也是我在华电成长一年年的足迹,从刚入职时的一份职业,已逐渐成为愿意付出全部心血和汗水的事业。”当问及为何选择一直坚守,他总是这样平静的去回答别人的疑问与关心。而他,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已默默工作了整整10年,他就是《华北电力大学年鉴》执行主编王振华。

image.png

伴随这10年的青春时光,经王振华编辑的华电年鉴已达10卷,共计超过1500万余字。同时作为特约撰稿人,持续10年为《中国教育年鉴》《中国电力年鉴》《北京教育年鉴》等供稿累计25万字。作为参编人之一,参与编写了新校史《华北电力大学校史1958-2018》。多年的耕耘与付出,王振华为学校赢得了北京市、教育部、全国等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,连续三年受到学校教师节表彰。华电年鉴也已从十年前少人留意的“内部资料”,成为走上全国年鉴特等奖最高领奖台的“公开出版物”。

而在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,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、参编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撰稿人的辛勤付出,也饱含了王振华作为年鉴执行主编的心血和汗水,这期间既有加班加点编稿的辛劳,也有如何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的“难题”。

有一件事他从未跟身边同事提起。由于家庭原因,儿子出生仅15天后,王振华夫妇二人就独自承担起了“边工作边带娃”的重任。初为人父母,困难可想而知。但家事永远不应该是影响工作的理由,每年年鉴更是务必准时出版,一点都不得耽误,家庭与工作的矛盾只能用“二者并行”来解决。每天下午4:30孩子一放学,王振华就匆匆把孩子接到办公室安顿下来,又迅速投入工作,等爱人晚上8点下班到家后,再把孩子送回家中。交接完毕,草草吃过晚饭,又急忙赶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到晚上11点。遇上出版社紧张的印前审核,为了避免任何可能出现的纰漏,校稿至深夜12点是常事,一天天的晚归,与主楼值夜班的校卫成了“老熟人”。尽管家事让王振华必须连轴转而颇感压力,但他对学校年鉴工作没有丝毫懈怠,对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精益求精,近乎严苛,这也是华电年鉴能持续保持高质量并屡屡获奖的主要原因。

编年鉴是一门大学问,有其自身规律,讲究编纂的科学性和准确性,经验的交流和传承是必不可少的,必须“走出去”向全国年鉴同行交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。为了提高校内各单位年鉴撰稿老师的业务水平,王振华除了亲自参会并将笔录的会议内容、要点和收集的讲义通过微信群分享给各单位撰稿人外,还经常主动联络会议主办单位负责人,全力争取更多的参会名额,以便选派学校基层撰稿人参加市级或全国年鉴会议,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全国年鉴专家的授课,从而提高自身的年鉴业务与撰稿水平。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,王振华还利用业余时间编成《华北电力大学年鉴编撰手册》一书,发放到各单位,便于新参与年鉴工作的新人尽快入门。

2017年11月,首届全国高校年鉴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,会议要求以文参会。在此之前,全国高校从未有专门的年鉴组织、也从未有全国性的年鉴交流机会。面对首届全国高校年鉴论坛召开的重要机遇,作为全国年鉴编撰较早的高校之一,理应发出“华电声音”。于是王振华在接到会议文件当天,就立即着手研究,敲定论文选题,并在短短5天内查检了大量文献,很多时候忙到深夜两三点,通过持续近一周的奋战,最终如期完成《浅析高校年鉴框架设计——以〈华北电力大学年鉴〉等几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年鉴为例》一文,论文提交后,得到专家组一致认可,并应邀在上海交大举办的首届高校年鉴论坛上做专题报告。本次报告,引起了较大反响,随后,国家级期刊《中国年鉴研究》刊发了此文,《年鉴论坛》等业内权威期刊进行了转载。

华电年鉴自2001年创刊,经历了20年曲折的发展历程,从开始的内部资料,到公开出版;从最初的评奖靠边站,到近年的多次获全国奖,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2019年华电年鉴参加四年一度的第六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,成绩再创新高,共获得全国年鉴综合质量一等奖及单项奖特等奖等多项奖励。 值得一提的是,华电年鉴的框架设计,在单项奖评比中,获得全国特等奖,这也是全国高校唯一获特等奖的高校,为学校在全国年鉴界赢得了声誉。

作为“华电年鉴人”,把本职工作做好,把小事做好,甚至乐于把“小事”当“大事”“要事”来对待,在王振华看来,这既是对学校历史的尊重,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工作态度与责任担当。